顧老師今年78歲,在學會老一輩的人里是年輕的,他說老一輩的事情,值得回憶,以激勵新人了解學會最初的艱辛。
他首先祝賀上海市制冷學會40周年慶圓滿成功!并祝愿“人物專訪篇”收獲滿滿、繼往開來,為我們的學會文化填上濃重的一筆。起到“往事并不如煙,煙云綿綿流長”的作用。
他從1962年開始步入制冷行業,至今已60年了,從未間斷。由于他在商業二局系統設計單位工作,長期來聯絡商業部設計院和中國制冷學會,還有上海交通大學夏安世教授領銜的260教研室,所以有幸見證了上海市制冷學會從籌備到成立40年的歷程。
他提到學會發展歷程中五件印象深刻的事情,還有一些花絮,值得回味。
我在學會一路走來
四十多年來我有幸跟隨我們學會的創始人和眾多老前輩一起工作,向他們學習,受益匪淺。從學會籌備組舉辦制冷培訓班開始,到擔任學會第四、五、六屆副秘書長和第七屆副理事長,還有之后的專家委員會委員。一路走來,有一些值得回憶的親歷往事。
1. 舉辦制冷培訓進修班
舉辦制冷培訓班是老理事長夏安世教授所力推,是在從事高校制冷專業同時,向社會普及的制冷教學。始于上海機械工程學會制冷組和上海市制冷學會籌備組。
當時的具體工作交由上海交大的顧安忠教授和我兩人操辦。其間還有一則花絮就是:以前聯系工作是憑介紹信的,對方總會詢問我們二人(顧安忠與顧建中)是否兄弟關系?我們總要費一番口舌解釋不是兄弟關系。后來由于工作聯系的頻率增加,一次又一次地解釋太累了,所以我們就回答說“是的”。也由此我們倆開始兄弟相稱,一個叫阿哥一個叫阿弟了。至今已做了五十多年的兄弟了。
我們學會舉辦制冷培訓進修班的歷史,有據可查的是上海市制冷學會籌備組舉辦的“制冷短訓班”,1980年9月8日結業。然后就是上海市制冷學會成立伊始,于1981年10月結業的“冷庫制冷技術進修班”。還有就是學會和上海市高級技工學校合辦的多期“制冷高級工培訓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81年10月結業的“冷庫制冷技術進修班”,它是上海最早的冷庫制冷技術班,具有以下特點和影響力:
① 學員數量眾多、涵蓋面廣
以上海為主,還有山東和江蘇的學員,以冷庫單位為主,還有制造廠、設計院和醫療文體單位,涵蓋了上海5個局系統、40多個單位的學員共53人。
② 師資隊伍強大
師資隊伍來自3所大學、3個設計院10位教授和高級工程師。
③ 畢業典禮隆重
參與畢業典禮的有中國制冷學會秘書長饒輔民、上海市制冷學會副理事長蔡東園局長、副秘書長林修鉞等眾多領導。
④ 社會效益深遠
很多學員成為了企業的技術中堅力量,還有的走上了領導崗位,擔任了行業協會的領導或走出國門成為援外隊伍中的一員。
2. 1994年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制冷展
中國國際制冷展是1987年開始舉辦的,以前是每2年在北京辦一屆。
自1994年第五屆開始,上海市制冷學會成為了主辦單位之一,每兩年一次在上海舉辦中國國際制冷展。
現在中國國際制冷展的規模已達十多萬m2。從2000年起加入了國際展覽聯盟,成為世界著名的品牌展覽會。
然而在初始階段也是舉步維艱的,展覽面積僅1500m2,展會收入也可能入不敷出。1994年在上海第一次舉辦展會期間還有這樣一則花絮:
為了節省展會開支,我所在的上海市商業設計院將僅有的一輛面包車提供給展會使用,盡量為展會節省費用。在今天幾乎家家都有車的年代,幾乎是匪夷所思的事了!可見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艱辛的歷程。
3. 1996年夏安世教授基金會
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制冷學會和上海冷凍空調行業協會發起成立的“夏安世教授基金會”成立至今,由上海交通大學操辦,眾多著名企業支持,已頒獎無數,影響深遠。
我這里要講的一個花絮也是當初籌備階段的艱難?;鸾涃M的籌集是一個大難題,我有幸代表當時的上海市東華商業設計研究院向基金會提供了3萬元,當時只有二家單位提供了3萬元,是提供金額最大的單位,記得當初最早的啟動資金不到20萬元。
夏安世教授基金會的初期籌辦也是要克服很多困難的。要感謝上海交大堅持不懈的努力,使夏安世教授基金會能有如今深遠的影響。我們也為當初能盡微薄之力而感到驕傲。
4. 1997年“97國際高層建筑空調學術會議”
1997年9月9日~12日,我們上海市制冷學會承辦了“97國際高層建筑空調學術會議”這是歷時4天的大型國際會議,有1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的大型國際會議,在當時年代,不但是我們學會首辦,而且也是行業內少有的大型國際會議。會議的舉辦非常成功,我為我們學會、會議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感到驕傲。
當時我作為學會副秘書長為會議做了二件事,一是為籌集會議資金開頭炮,二是為國外專家學者的夫人組織一次上海一日游。我的工作不屬于會議的議程,但卻是會議的二個幕后花絮。
先講一講招待外國專家學者夫人的事:
會議進行中的一天我陪同這些夫人們領略了些許上海風貌,其中二件事令這些夫人們大有好感:一是逛上海友誼商店,該店是專供外賓和出國考察人員的商店,不對外開放。我們走進原英國駐滬領事館內的上海友誼商店,優雅的環境首先讓人倍感舒服。步進商店之后,琳瑯滿目的“特供”商品讓夫人們目不暇接,好多商品讓她們愛不釋手而購入囊中。她們都說還要再來。二是在城隍廟綠波浪餐廳用餐。當時接待外賓用餐的標準是5元/人·餐,這是很難做到的事,但又不能超標。我運用了綠波浪歸商業二局管轄的優勢,讓夫人們品嘗了一頓迷你精致點心套餐。這一招給多日來飽受大魚大肉招待的夫人們倍感新鮮、胃口大開,直呼過癮。為了報答我讓她們稱心滿意收獲滿滿的招待,許諾要回請我喝咖啡。當然,咖啡我并沒有喝到,空心湯團倒是吃到了一個。
大家想一想,5元/人·餐的標準,在現在看來是多么不可思議,然而這就是當初經濟基礎的現實。接下來再講一講在這樣的經濟基礎的條件下如何來籌集會議所需“巨款”的故事。
當時學會常務理事會討論決定,擬向聯合開利(上海)空調公司、江蘇雙良特靈公司和大連冰山集團公司爭取贊助,每家5萬元。討論還認為大連冰山集團可能較難爭取到贊助,所有就作為第一站,由我帶隊和盧士勛、耿惠彬和蔣能照等一行到達大連冰山集團,由張和總經理接待。當時我不知怎么搞的,憑借和冰山集團20多年的關系以及和張和總經理的友情,一開口就要15萬元贊助。還想不到張總竟一口答應,還對我們熱情招待。最讓耿惠彬研究員激動和難忘的是冰山集團還專程派車派司機一整天,讓他分別拜訪在大連的親朋好友,至今耿研究員還常常提起此事,贊許有加。
由于大連冰山集團開了一個好頭,其余二家也就順理成章地各出了15萬元贊助。所以在此,我要借此采訪的機會向大連冰山集團和張和總經理致以由衷的感謝和敬禮,我們上海市制冷學會是不會忘記你們的。
5. 2004年第一屆“上海制冷節”
“上海制冷節”從2004年開始每二年舉辦一屆,至今已成為我們學會的品牌之一。回想“上海首屆制冷節”是由我發起提議,學會理事會批準舉辦的科普活動。由我們學會牽頭,上海四家學協會共同舉辦。
第一屆上海制冷節的主題是:“發展冷藏鏈,確保食品安全”,首屆制冷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煙臺冰輪集團的支持和廣大市民百姓的熱情參與。
搞活動需要贊助,煙臺冰輪集團舒建國總經理,在聽取了我們舉辦制冷節的緣由和初衷之后,十分慷慨地答應贊助我們15萬元,為我們舉辦制冷節奠定經濟基礎出了大力,還在制冷節中讓大家過了一個浪漫的“冰輪之夜”,讓廣大會員和社區民眾普及了冷藏鏈和食品安全的知識,還品嘗到了當時供出口的最好的冷凍點心,臨行還每人一包滿載而歸。在近20年之前就享受到了食品冷藏鏈和食品安全帶來的好處。
我參與舉辦了前四屆“上海制冷節”,制冷節延續至今越辦越好。我在高興的同時要借今天采訪的機會特別向我們學會的理事會和兄弟協會給予的支持致謝,為制冷節出大力的張旭、周翔、包建強、陳國平、盧士勛和范存養等眾多老師致謝。
最后再一次祝我們學會“人物專訪篇”的活動讓我們學會的后來者、后起之秀們,聽述老一輩的娓娓道來,從而使“往事并不如煙,煙云綿綿流長”,起到憶當初、勵如今、創未來的作用。祝我們學會的后浪們勇推前浪超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