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壽總是在他的辦公室里,桌上放了許多工作資料和書籍。壽總雖然退休了,但一直忙碌,在業內許多場合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待人大氣謙和,對事認真負責,對學會工作做出很大貢獻。
訪談記錄
我記得是九十年代后期進入上海市制冷學會,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了。進入學會以來,認識了很多學校的老師和同行,我感到非常幸運。除了同濟大學的老師如范存養、沈晉民、龍惟定等非常熟悉的老師,還有更多的老師:如盧士勛老師,他是一個非常謙遜的老師,給了我很多的幫助;還有蔣能照老師,我在20世紀末跟著他一起寫《螺桿機離心機》這本書,得到了很多體會,他認真的工作態度以及對技術的鉆研精神都很值得我學習,我一直認為跟他一起寫書是非常榮幸的一件事情。
學會里學術氣氛很濃,堅持科學性,我覺得非常高興。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當時深圳有一個“顧氏循環”說法,只有我們上海市制冷學會指出它是一個“偽科學”。當時我就在想,參加這個學會,我能學到很多東西,能學到真科學、真理。
學會有很多專業委員會,暖通空調熱泵是第五專業委員會。五專的活動很多,每年都有七八次甚至十幾次的技術交流會。交流會對我們業務的提高和幫助很大,尤其是五專設計院的同志很多。印象深刻的活動有這么兩次。第一次是學會2012年組織了一次主題為“2012版《民用建筑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編制思路和專題研究”的學術論壇,會上把這個標準的主編單位院長、編制組組長徐偉請來作報告,印象非常深刻。還有一次是張旭老師的南方地區采暖的技術研討會報告,講的非常深刻,使我們對南方地區的供暖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學會還經常組織參觀學習,幾乎每年都有,這種參觀學習對我們業務的提高非常有幫助。有一次學會組織參觀學習,在廠家學習看到了釬焊板式換熱器。一般的換熱器,暖通專業都是一片一片疊片螺桿拉緊的那種,釬焊的效率高、體積小,它的制作工藝使我感到非常驚奇,印象非常深刻,看到我們國家的一些技術也在飛速的發展,還看到一個微通道的換熱器也在我國得到飛速的發展,逐步應用到制冷、空調行業里。
另外,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線下的技術交流會都不能舉辦。學會與暖通空調雜志社一起舉辦了一個“高效機房創新論壇”的線上交流會。會議分四場,前后有一個月的時間,請到了專家有江億,魏慶芃,龍惟定,屈國倫,廠家有格力、江森、海爾和美的。會議在特殊時期舉行,獲得了全國同行的認可,線上參與非常積極,總觀眾達到3萬人,學會辦公室主任賈晶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覺得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
2014年,我擔任學會咨詢委員會主任期間,通過努力和辦公室的幫助,參加了3天的培訓學習,學會拿到了科技評價機構資格證書。這是學會第一次獲得的評價機構資格,作為主要操辦人員,我覺得非常高興。剛開始評價的項目不多,現在我退休了,由周亞素老師擔任主任,評價項目也越來越多了。這項工作提高了上海市制冷學會的聲譽,大家都非常認可。
學會組織參觀制冷展的工作我也有參與。從2015年開始,每2年我組織設計院人員參觀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制冷展,至今已有4次了,組織參觀的人數從2015年只有百余人到2021年已達800余人,規模和影響越來越大。
上海市制冷學會和中國制冷學會也給了我很多鼓勵和支持。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范存養老師約我寫了一篇關于世博會能源方面的文章“2010上海世博會空調冷熱源與綠色節能技術簡介”,文章不僅在《制冷技術》雜志上刊登,還由上海市制冷學會報送中國制冷學會獲得了全國優秀論文二等獎,并到南京中國制冷學會學術年會上交流。這是學會給我的榮譽,我感到非常高興。
在學會20多年來最深的體會就是不管老師、工作人員還是設計師,大家都很團結敬業,互相幫助,互相協調,非常認真,學會就像一個大家庭。我雖然退休了,還擔任過一屆學會監事,現在仍擔任學會的理事長特別顧問。學會40周年走過不容易,當初十分困難,通過大家努力和社會上的幫助支持,一直在不斷的發展和壯大。希望學會40年走過來很輝煌,再過40年我們走得更輝煌。祝愿我們學會越辦越好、越辦影響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