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竹教授曾任上海市制冷學會第六屆、第七屆理事長,現任第十屆監事長,年富力強,為學會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現任《制冷技術》主編,為學會期刊從上海走向全國,乃至海外做出重要貢獻,擴大了《制冷技術》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他多次獲得國際學術獎勵,是空調制冷行業的杰出專家。
訪談記錄
在上海市制冷學會成立40周年之際,很高興接受這個采訪。我是上海交通大學制冷與低溫研究所的所長王如竹。一個從事了制冷研究的人,我從80年進到制冷領域,到現在已經有40多年的經歷。所以呢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體會。
我跟上海市制冷學會淵源是非常深的。怎么說呢,1980年我進上海交通大學制冷專業讀書,學會1981年成立。學會成立的時候夏安世教授當時是我們制冷教研室的主任,他是制冷學會的理事長,但是當時我和制冷學會還沒有很密切的關系。實際上到了1984年我本科畢業讀研究生,那時候導師是夏安世教授(當時的制冷學會理事長)。后來,到了1986年上海交通大學有制冷博士點,1987年的時候我開始讀博士研究生,導師是尉遲斌教授(制冷學會的第二任理事長)。在這個過程中,我1990年獲得博士學位,其中到國外去了2年。
1992年的時候,當時制冷學會接待一個英國的專家到上海來作關于吸附制冷的學術講座,因為我“啃過洋面包,能夠講英文”,當時上海市制冷學會繆道平老師管國際交流,就安排了我做翻譯。在這個過程中,我就參與到學會的工作中來。一方面做翻譯,另一方面也加入到繆道平老師當時主持的國際學術交流委員會里面。因為做了這個翻譯工作,也對我的學術方向起了影響,從1993年開始,我就啟動了吸附制冷的研究。從此以后,我一直在這個領域深耕,從吸附制冷擴展到吸收制冷,再擴展到整個的壓縮式的包括熱泵等等,最近還有更多的跟吸附、除濕學科交叉的空氣取水相關的研究。研究的領域就不斷的拓寬。
我本人在制冷學會工作過程中實際上是前面的2位導師是我們制冷學會的理事長(夏安世和尉遲斌),后來有2屆理事長是謝晉康教授。謝晉康教授和我一樣曾在德國留學,他比我早,我們是同一個導師,在這個過程中我就在學會跟著謝晉康老師一起做了很多工作,當時在學會中擔任學術委員會的主任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到了第五屆第六屆換屆的時候,謝晉康老師退下來后,大家選舉我擔任了學會的理事長,一當就當了兩屆。在這個過程中跟制冷學會的聯系就更加密切了。方方面面,制冷學會在學術交流、科普、國際合作尤其是和中國制冷學會的合作制冷展,這些領域得到了很大的拓寬。也更加注重跟中國制冷學會、外地制冷學會和國際制冷學會的合作,辦了好幾屆國際制冷空調的高層建筑空調的國際研討會。這些不斷的擴寬了我們的視野,也更多的合作,同時我們加強了團體會員工作,逐步更加的推進了《制冷技術》這個期刊的工作。在我退下來以后,后面就是丁國良教授做了2屆理事長,到今天張旭教授擔任理事長。
我們整個的學會一屆一屆的理事長,我們的工作都得到圓滿的交接,學會在這過程中也不斷的壯大,尤其是在謝晉康理事長,邱嘉昌秘書長那時,學會還買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有了自己的資產。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克服了種種困難而且在不斷壯大。到現在,學會的狀況就非常好了,因為我們制冷空調的產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上海的學會和企業也有了更多的合作,同時我們更多的高校,我們團體會員單位在里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學會為了緬懷夏安世教授,在1996年上海交通大學百年校慶的時候成立了夏安世教授教育基金會。后面開始就設立了夏安世基金會的獎學金、獎教金。最開始面向四個大學,后來是七個大學,現在面向了十幾所大學。把最優秀的本科生每個學校推薦一名來拿我們夏安世本科獎學金,然后通過競爭,各個學校推舉碩士生博士生來拿我們夏安世教授研究生的獎學金。同時,我們還選拔一些非常優秀的教授來拿夏安世教育基金會的獎教金。之所以這個做,就是鼓勵有更多的優秀的人才從事我們夏老創立的制冷專業整個的事業,把我們整個制冷空調從我們原來的一個比較貧窮落后缺乏基礎,到了90年代左右已經得到了不斷的發展,2000年以后實際上已經變成制冷大國,現在到了2020、2021的時候,我們應該已經轉變為制冷強國。而且更多的大家面臨的責任就是制冷空調的創新,以后更多的會來源于中國。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們上海的制冷界,上海的學會方方面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想,整個制冷空調行業的發展跟我們上海市制冷學會40年的成長都是緊密相關的,也跟我們老一代的倡導的無私的奉獻和為我們整個制冷空調事業所做的工作是緊密相關的。我們在一起,我覺得我們制冷空調,尤其是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在節能減排的背景下我們可以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謝謝大家。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