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華人能源與人工環境國際學術會議于2023年7月29-31日在上海成功舉辦。本屆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英國赫爾大學聯合主辦,由上海市太陽能學會、上海市制冷學會、四川省制冷學會承辦,由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發電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鑫晨光熱(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國際銅業協會、諾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信測科技有限公司協辦,并得到了國家基金委專項支持,入選中國科協重要會議推薦目錄。
在"碳中和、碳達峰"的大背景下,為增進學術交流,為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貢獻一份力量,舉辦第三屆華人能源與人工環境國際學術會議,邀請到眾多國內外能源與人工環境領域的大咖。報告內容涵蓋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建筑、室內舒適與健康、智慧運維和高性能材料等研究方向。會議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現能源與人工環境領域的新理念、新技術與新進展,報告內容豐富,具有前沿性、創新性、導向性和適用性。
會議共設44場分論壇、13場口頭報告、4場海報會場,共收錄1104篇論文,其中全文共有726篇。參會者共1421人,其中線下參會1218人,線上參會203人。本屆會議依然采取“國際大會說中文”的傳統。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熱發電專委會委員代彥軍作為大會主席,主持了第三屆華人能源與人工環境國際學術會議的開幕式。
上海交通大學代彥軍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奚立峰副校長和上海市科協學術部葛朝暉副部長為大會致開幕詞,并對大會的發展給予高度評價。大會共同主席西南交通大學袁艷平教授介紹了CEBE國際會議、EBE國際期刊的發展情況。
7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黃震院士分享了《面向碳中和的能源變革技術》主題報告,從能源綠色轉型的基本邏輯、科技路徑兩方面闡述了能源轉型的過程。南方科技大學的趙天壽院士做了《用于長期儲能的液流電池》的主題報告。華中科技大學的楊貴榮教授做了《光-熱-冷:建筑節能與設施農業》的主題報告。清華大學的林波榮教授做了《以人為本的新型室內環境控制系統和智慧運維技術探索》的主題報告。
7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學王如竹教授做了題為《熱泵協助能源轉型:挑戰與方法》的主題報告。上海電力大學施正榮院士做了《硅基能源,賦能碳中和》的主題報告。香港理工大學王盛衛教授做了《 開發智能、節能和能源靈活的建筑技術,促進高密度城市的碳中和》的主題報告。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翟志強教授做了《 建筑工程模擬的不確定性:意義與影響》的主題報告。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南電力設計院余波電力勘察大師做了《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助力能源綠色轉型 》的主題報告。
嚴晉躍院士
何雅玲院士
7月31日,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的嚴晉躍院士做了題為《數字共生-將城市系統與分布式能源融合》的主題報告,西安交通大學何雅玲院士則帶來了《大規模儲能技術發展、應用及實踐》的主題報告。
在3天會期的5場大會報告中,5位院士等11個特邀專家的分享剖析了行業發展現狀,也為行業的發展指明方向。
7月31日下午閉幕式,大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代彥軍教授致閉幕辭,對參會者的到來表示衷心感謝,對大會籌辦的工作人員致敬。英國赫爾大學趙旭東院士宣布第四屆華人能源與人工環境國際學術會議將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承辦,并在閉幕式上隆重地完成了交旗儀式,至此,第三屆華人能源與人工環境國際學術會議圓滿結束!
華人能源與人工環境國際學術會議就海內外華人在能源利用、人工環境領域的最新成果開展交流和討論,旨在建設世界華人合作創新交流平臺,加強世界華人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促進海外優秀華人的引進,發現和扶持學術新秀。會議遵守“國際大會說中文”的宗旨,會議語言為中文。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第一、二屆會議于2019年、2021年在中國成都舉行,本次會議為第三屆華人會議,第四屆華人會議將在中國西安舉行。